内江严控农药残留,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实现40%增长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,绿色食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。内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严格把控农药残留,使得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实现了40%的显著增长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大市。近年来,内江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,将绿色食品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。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,内江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严控农药残留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首先,内江市加大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。通过加强农药、化肥等投入品的质量检测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,确保农民使用合格、安全的农业投入品。同时,内江市还推广了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,降低农药残留风险。
其次,内江市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建设。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。此外,内江市还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,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,提升了内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在严格把控农药残留的同时,内江市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内江市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00多家,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200余个,同比增长40%。这些绿色食品涵盖了粮油、蔬菜、水果、畜禽等多个领域,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绿色食品选择。
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的增长,不仅提升了内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以某绿色食品企业为例,该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后,产品售价提高了20%,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%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。
此外,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的增长还促进了内江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内江市加大了优质农产品种植力度,推广了绿色生产技术,提高了农产品品质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益,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总之,内江市通过严控农药残留,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实现了40%的增长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内江市将继续加大绿色农业发展力度,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食品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- • 网友呼吁内江:范长江IP亟待年轻化!二次元形象投票活动火热启动
- • 资中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落成: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
- • 内江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3亿元,成功跻身成渝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
- • 内江市“五一”消费市场火爆,家电补贴助力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大关
- • 内江创新教育模式,全省首个“5G+VR”教学实验中心正式启用
- • 沱江内江段桃花水母再现,水质提升至近十年最优水平
- • 内江“新农人”培训班开班,助力培育千名农业技术骨干
- • 内江农业保险全覆盖,为50万亩耕地筑牢“安全带”
- • 效率源数据恢复技术研发突破,助力内江数字经济产值同比增长35%
- • 内江师生代表团港澳行:深化教育交流,共谱友谊新篇
- • 全市中小学配备“健康副校长”,强化疾病预防管理,共筑学生健康防线
- • 威远传统晒醋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传承千年匠心独运
- • 东兴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:点亮希望之光,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
- • 东兴区林下经济助力村民多元增收,乡村振兴新路径
- • 58岁守粮人坚守岗位42年,荣膺省级表彰,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精神
- • 内江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扶贫专班,助力培养技能型新农民
- • 内江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成,亩产再创新高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资中县三所学校荣膺“四川省劳动教育示范校”称号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
- • 百岁老人深情回忆:张大千亲授画技,绘苕丝糖纹路传千古
- • 隆昌市积极响应,出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,精准对接本地产业需求
- • 威远革命老区红色研学游激活文旅扶贫动能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林果套种模式助力亩产收益翻番,农业发展新路径
- • 东兴区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,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条件
- • 威远县新建三甲医院封顶,助力川南医疗资源辐射升级
- • 内江中小学开设“本土名人课”,学生演绎历史剧传承文化底蕴
- • 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招商启动,社区经济成投资新风口”
- • 内江首条“零碳示范街”亮相,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新风尚
- • 乐鸿科技RFID产业园二期竣工,年产值目标冲刺10亿元
- • 张大千艺术基金会助力内江贫困学子圆梦美国艺术殿堂
- • 市中区GDP增速6.5%,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,经济活力持续增强
- • 内江1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309亿元助力产业基础夯实
- • 内江实施“雨露计划”,资助贫困学子超2万人次,照亮希望之光
- • 网友吐槽:部分名人雕塑形神皆失,文旅局回应整改——公共艺术与公众审美观的碰撞
- • 隆昌市某中学学子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,展现青春风采
- • 威远县丘陵山区小型农机具推广显成效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内江市荣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,四度上榜彰显军民鱼水情深
- • 威远县圆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项目,显著改善农户居住条件
- • 隆昌夏布非遗技艺走进乡村课堂,传承文化薪火
- • 东兴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%,绿色循环助力碳中和新篇章
- • 威远县新建5所普惠性幼儿园,助力解决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内江高新区科创孵化中心崛起,300家科技企业争相入驻
- • 内江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:发布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农业现代化
- • 内江医学院携手华西医院共建临床教学示范基地,助力医学教育迈向新高峰
- • 低糖版内江蜜饯全新上市!传统手艺与健康新趋势完美融合
- • 内江打造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,谱写乡村振兴新样板
- • “国际巴蜀文化论坛在内江召开,共话沱江流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”
- • 乡村旅游火爆:内江年接待游客破千万,农家乐带富一方
- • 东兴区稻田养鸭生态模式助力减少农药使用量,守护绿色农业未来
- • “乡村治理积分制”全面推行,内江文明村镇占比达85%,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爱心企业慷慨解囊,百万元设立“寒门学子助学金”助力教育公平
- • 学者炮轰内江名人宣传“重男轻女”:女性先驱遭忽视,历史真相亟待澄清
- • 夏布小镇特色展销会圆满落幕,订单金额突破500万元!
- • 内江校企合作再深化:10家企业签约职教实训基地,共育人才新篇章
- • 内江再创辉煌:全国首个丘陵地区智慧农业地方标准发布
- • 资中县创新举措,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孵化中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青年教师“双师型”培养覆盖率年内达80%:提升教育质量,助力教育现代化
- • 隆昌夏布织造技艺跨界联名国际品牌,非遗时尚惊艳巴黎时装周
- • 内江复兴甘蔗榨糖非遗技艺,擦亮“甜城”文化名片
- • 《甜城龙门阵》方言喜剧在川渝地区火爆上映,本土幽默魅力圈粉百万
- • 内江某校“食安智慧监管系统”获全省推广,引领食品安全管理新潮流
- • 东兴区创新教育模式,举办“稻田里的数学课”,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
- • “资中童谣大赛萌翻全场,祖孙同台演绎方言文化之美”
- • 市中区“甜城记忆”文创街区点亮夜间经济,焕发城市新活力
- • 市中区GDP增速6.5%,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荣膺“中国鲶鱼之乡”,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黑猪地理标志产品发布,生态养殖助力万名农户走上致富路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培训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内江复兴“甘蔗榨糖”非遗技艺,助力“甜城”文化名片熠熠生辉
- • 资中县倾力打造“一人一案”教育计划,为残疾儿童铺就成长之路
- • 东兴区全面启动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,筑牢居民饮水安全防线
- • 内江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圆满完成,村民变身“股东”共享改革红利
- • 东兴区大学生返乡创业,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兴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助力扶贫项目,护航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石板河旅游开发: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蓬勃发展
- • “隆昌乡村晒秋节:农俗变身艺术景观,创意出圈”
- • 探秘城市边缘:小黄果树瀑布的清凉秘境
- • 隆昌万亩稻虾共作基地迎来丰收,助力2000户农户增收就业
- • 威远骑龙坳摄影基地荣膺“中国最美观景地”称号,展现自然之美
- • 内江留学生掀起“名人表情包大赛”热潮,骆成骧表情包走红全球
- • 隆昌云顶寨夜半集市开放,神秘民俗吸引探险爱好者
- • 《赵贞吉家训荣登《百家讲坛》,内江家风教育展新风采》
- • 东兴区行政审批“一网通办”全面升级,覆盖率提升至98%
- • 资中县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,3万户居民共享幸福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