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正式启动,助力农业创客成长,三年内培养5000名农业创新先锋

近日,我国农业部门宣布,一项旨在培育新型农业人才的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正式拉开帷幕。该计划旨在通过三年时间,培养5000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农业创客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。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传统农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,提出了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。所谓“新农人”,是指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、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,能够引领农业发展、服务农村建设的复合型人才。
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:一是加强农业职业教育,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;二是实施农业创业培训,培养农业创客的创业能力;三是搭建农业创新创业平台,为农业创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
据悉,该计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:
1. 优化农业教育体系。通过改革农业职业教育,提高农业院校的教学质量,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专业人才。
2. 强化农业创业培训。组织农业创客参加创业培训,学习农业经营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知识,提高其创业成功率。
3. 搭建农业创新创业平台。鼓励和支持农业创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,为农业创客提供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。
4. 选拔优秀农业创客。通过设立农业创客大赛、评选农业创客优秀项目等方式,激发农业创客的创新热情,挖掘农业发展潜力。
5. 培育农业科技人才。鼓励农业创客投身农业科技研发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。
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的实施,将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首先,它有助于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,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。其次,通过培养农业创客,可以激发农业创新活力,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。最后,该计划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。
总之,“新农人”培育计划的启动,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。相信在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5000名农业创客将茁壮成长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些“新农人”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。
- • 内江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,全力缓解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成渝高铁资中北站扩容工程正式启动,运力提升达3倍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内江最后一条“悬崖村”通路,天堑变通途:见证历史性跨越
- • 华西医院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成功落地,助力30家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
- • “甜城阿姨”标准化培训上岗,家政服务输出全国,开启家政服务新时代
- • 喻培伦故居旁惊现百年兵工厂遗址,文旅融合再添新牌
- • 内江发布农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,助力生态价值转化新篇章
- • 威远县迈出新步伐:首个跨村联合产业党支部成立
- • 95后内江姑娘用甘蔗渣造时装,巴黎时装周惊艳亮相,环保时尚新潮流
- • 百岁老人深情回忆:张大千亲授画技,绘苕丝糖纹路传千古
- • 威远穹窿号子进校园,劳动民歌成美育特色课程,传承文化新风尚
- • 威远县创新举措,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库助力乡村发展
- • 资中塔罗科血橙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重龙山历史文化街区重现“千年城厢”盛景
- • 资中沱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获中央财政支持,共筑绿色生态屏障
- • 内江经开区“零地价+免租期”政策出炉,企业热议“拎包入驻”新机遇
- • 内江方言语音库上线,AI技术助力“甜城乡音”传承与创新
- • 内江1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总投资309亿元助力产业基础夯实
- • 长三角数字经济龙头牵手内江,共筑西部数据中心枢纽新篇章
- •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“AI学情分析系统”,助力精准诊断学习短板
- • 内江水上美食专线:乘沱江游船,尽享糖宴全席的独特魅力
- • 威远穹窿号子走进校园,劳动民歌成为美育特色课程
- • 威远县创新教育模式,推进“家校社协同育人”试点,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
- • 内江首个“5G+农业”示范基地落户资中县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川渝地区首个“智慧菌菇工厂”投产,日产鲜菇20吨直供成渝市场
- • 威远县“穹窿地质科普课堂”走进全县中小学,开启科学探索之旅
- • 威远黄老五花生糖推联名礼盒,百年老字号玩转国潮营销新花样
- • 内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崛起,年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
- • 桂湖湿地秋日漫游:芦花飞雪与落霞齐飞的浪漫画卷
- • 内江乡村“红色记忆馆”: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
- • “甜小新”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重磅推出13项专项保障,助力新就业群体发展
- • 内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%,职业教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
- • 内江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,三年增长16.8%,2030年目标剑指300亿元
- • 市中区“甜城记忆”文创街区点亮夜间经济,打造城市新名片
- • 张大千故居AR数字展上线,水墨丹青“对话”元宇宙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东兴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签约人工智能领军企业,共筑智慧未来
- • 内江方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:骆成骧奏折揭开川南古语密码之谜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内江教育局重磅出击:课后服务全面覆盖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
- • 威远县严陵中学智慧校园系统上线,开启教学管理数字化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智慧蜂箱助力中蜂产业发展,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2.86亿元,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家电消费新活力
- • 沱江内江段水质连续3年达Ⅱ类,生态修复成效显著
- • 内江驻村书记李华:用生命践行扶贫承诺,谱写新时代扶贫赞歌
- • 资中县与重庆荣昌共建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: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
- • 威远县便民服务中心: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
- • 资中县扶贫鸡苗发放助力庭院经济全覆盖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内江低碳转型再获突破,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殊荣及碳交易项目引资超15亿元
- • 资中县全力推进春耕生产补贴发放,保障农田灌溉物资供应到位
- • 内江农村电商年销售突破50亿,农产品直供成渝市场再创新高
- • 威远穹窿山民俚语研究入选国家课题,方言成为文化密码
- • 内江退耕还林工程助力2.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
- • 隆昌市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,传承本土技艺,弘扬传统文化
- • 市中区新建社区健康驿站,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新体验
- • 隆昌返乡青年勇担重任,创办合作社助力村民共奔小康之路
- • 市中区老茶馆评书复兴,方言讲述内江百年变迁
- • 市中区中小学全面普及3D打印课程,学生创新作品荣获国家专利
- • 隆昌市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机制,共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
- • 95后内江姑娘用甘蔗渣造时装,巴黎时装周惊艳亮相,环保时尚风潮席卷而来
- • 内江创新“家庭林长制”,3年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,绿色家园建设成效显著
- • 农村娃直通清华!内江学子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,成就非凡梦想
- • 东兴区新材料产业园引进高端复合膜生产线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内江乡村产业招商会盛况空前,35个农旅融合项目现场签约,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
- • 数字城管平台助力全域实时监控,智慧城市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倾力打造“一人一案”教育计划,为残疾儿童铺就成长之路
- • 沱江边的美食记忆:老内江人为何独爱“板板桥油炸粑”?
- • 冬至暖胃指南:内江羊肉汤馆老板公开祖传秘方,暖身又暖心!
- • 内江首个扶贫产业联盟成立,30家企业携手共建产销链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东兴区建成应急物资储备中心,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
- • 传统糖厂跨界奶茶,创新之路能否行稳致远?
- • 市中区积极推进公厕改造升级,助力城市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
- • 威远县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实现全覆盖,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
- • 冷链物流升级,内江冷吃兔加速“蹦向”全国
- • 隆昌市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开班仪式圆满举行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县老旧小区改造圆满完成,超3万户居民受益焕新生活
- • 内江艺术家匠心独运,秸秆画再现历史名人风采
- • 内江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全面覆盖200所中小学
- • 资中塔罗科血橙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油炸粑西施”走红:90后女孩让老街小吃焕发新生
- • 全国首个“甘蔗渣循环经济园”在内江投运,引资8亿元,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体系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布,航空配套产业引领投资新风口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技师学院荣膺“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称号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