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中区糖业记忆馆:探寻“甜城”百年制糖史的甜蜜足迹
位于我国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的糖业记忆馆,是一座承载着百年制糖历史的博物馆。这里不仅记录了内江这座“甜城”的辉煌历程,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糖业发展的光辉岁月。近日,记者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场馆,一同揭秘“甜城”百年制糖史。
走进糖业记忆馆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代。馆内陈列着各种与糖业相关的展品,从古老的糖车、糖锤到现代化的制糖设备,无一不展现了我国糖业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的演变过程。
内江,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城市,自古以来就有“甜城”的美誉。早在清朝末年,内江的糖业就已经初具规模。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,当时内江的糖业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,糖农们手工制作红糖、白糖等糖类产品,供应周边地区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内江的糖业逐渐走向规模化、现代化。馆内展示的“内江糖厂”老照片,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内江糖业的繁荣景象。新中国成立后,内江糖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1956年,内江糖厂正式投产,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糖厂之一。
在糖业记忆馆内,我们看到了内江糖业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。馆内工作人员介绍,内江糖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。从最初的糖车、糖锤,到后来的糖机、糖厂,内江糖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,不断引进先进技术,提高生产效率。
走进糖业记忆馆,我们不禁为内江糖业的发展历程感到自豪。馆内展示的各类糖业产品,从红糖、白糖到糖果、糕点,琳琅满目,让人目不暇接。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,还成为了内江对外交流的桥梁。
在糖业记忆馆内,我们还了解到内江糖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。上世纪80年代,内江糖业产品远销海外,成为我国糖业出口的重要基地。如今,内江糖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,为我国糖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糖业记忆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内江糖业历史的场馆,更是一处传承和弘扬糖业文化的平台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一代代糖农的辛勤付出,也感受到了内江这座“甜城”的甜蜜魅力。
如今,糖业记忆馆已成为内江市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它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内江糖业的发展历程,更让这座“甜城”的甜蜜故事得以传承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内江糖业将继续发扬光大,为我国糖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总之,市中区糖业记忆馆是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博物馆,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“甜城”百年制糖史的辉煌历程。在这里,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内江糖业的魅力,更体会到了我国糖业发展的艰辛与辉煌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内江糖业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- • 内江严控农药残留,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实现显著增长
- • 资中血橙文化节盛大开幕,签约订单金额突破2.8亿元
- • 央视《国家宝藏》走进内江,揭秘状元骆成骧金榜真迹背后的传奇故事
- • 传统VS创新:老字号糖厂跨界奶茶,市场反响两极分化
- • 内江大学生“新农人”团队荣获全国创新创业金奖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罗泉古镇焕新颜,推出“打更夜巡”活动,带你穿越明清市井生活
- • “甜城助学基金”:2023年助力贫困学子,资助超2000人圆梦大学
- • 市中区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,AI技术赋能果蔬种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内江招商引资“百日攻坚”圆满收官,签约项目金额突破800亿
- • 川渝电子信息配套基地崛起,内江20家上下游企业争相入驻
- • 内江威远“穹窿文化”主题研学基地助力村民就业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范长江故居荣膺“全国小记者实践基地”,百校联动共筑传媒梦想
- • 央视推荐!内江牛肉面:揭秘“巴蜀面食之王”的传奇魅力
- • 金融扶贫创新助力内江发展: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超5亿元
- • 资中县某职校“川菜厨师班”毕业生供不应求,就业率100%,成就烹饪界“香饽饽”
- • 内江川剧《糖坊风云》复排:演绎甜城百年制糖史,传承非遗文化魅力
- • 云顶寨民俗探秘:揭秘“鬼市”夜聚传奇
- • 市中区古树名木保护行动:守护乡愁记忆,传承绿色文化
- • 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基地:助力脱贫攻坚,开启致富新篇章
- • 内江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:发布三年行动计划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- • 游客实测:内江“48小时吃遍甜城”攻略火爆全网,甜城美食之旅等你来尝!
- • 内江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53亿元,成功跻身成渝产业高地
- • 隆昌牌坊群新春光影秀启幕,3D科技演绎忠孝文化,点亮传统节日新篇章
- • 内江2023年教育预算大幅增长,倾力支持农村学校改造工程
- • 市中区脱贫村史馆:记录攻坚奋斗历程,见证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高新区设立产业基金“以投代补”,6家企业获股权投资支持,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年产值超10亿!内江黑猪产业迈向全国市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通水,40万居民饮水提质迈向新篇章
- • 隆昌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火热开赛,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
- • 资中苌弘音乐节演绎《孔子拜师》,历史典故激活文创IP
- • “安逸四川·资中之春”文旅活动盛大启幕,民俗非遗体验线路带你领略巴蜀风情
- • 内江高校学生发明“智能拐杖”:跌倒自动报警获专利,守护老人安全新利器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村级养老互助中心,温暖关爱留守老人
- • 内江搭建“智慧扶贫云平台”,精准动态监测15万脱贫人口
- • 内江全力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全面覆盖
- • 内江现代农业园区引资5亿,打造智慧农业示范项目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市中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要素保障向重大项目倾斜,助力高质量发展
- • 东兴区“数字乡村”平台正式上线,村民足不出户轻松办理政务
- • 张大千艺术基金会慷慨资助,内江贫困学子圆梦美国学画之旅
- • 内江实施“归雁计划”,千名乡贤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
- • 市中区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助力社区全覆盖,提升居民就医体验
- • 内江定标“成渝粮仓”:2030年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
- • 内江校园安全再升级:智慧平台一键预警,共筑防欺凌、防溺水安全防线
- • 市中区张大千美术馆盛大举办真迹展,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
- • 资中县高中城二期项目盛大启动,再增3000学位助力教育发展
- • 威远社区重阳敬老活动,百岁老人传承传统礼仪
- • 内江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,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创佳绩
- • 《威远穹窿号子:劳动民歌走进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扎根》
- • 内江再创辉煌:全国首个丘陵地区智慧农业地方标准发布
- • 威远穹窿山区“敬山神”仪式再现:生态文化与民俗信仰的深度融合
- • 资中县成功举办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评选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血橙闪耀东盟,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
- • 东兴区创新教育模式:30所小学引入“AI教师”辅助英语教学
- • 资中县全面开展河道清淤行动,保障农田灌溉安全
- • 威远县启动困难家庭学生助学计划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
- • 资中县农村电网升级完成,助力夏季用电高峰需求保障
- • 内江携手华为共建西部算力中心,助力成渝数字经济腾飞
- • 市中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偏远村落健康保障
- • 内江资中木偶戏惊艳亮相央视《非遗里的中国》,千年技艺传承再获关注
- • 威远穹窿地貌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,生态旅游魅力无限
- • 市中区村级廉政文化墙涵养文明乡风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启动“数字农业”试点,智慧农场助力粮食增产新篇章
- • 内江市第四次荣获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,谱写军民鱼水情深新篇章
- • 热血传奇高爆版评测:经典IP的现代重生与创新
- • 隆昌古法制盐技艺重现,盐井遗址焕发新活力成为工业旅游新景点
- • 内江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帮扶案例荣获全国推广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农村电商年销售突破50亿,农产品直供成渝市场再掀热潮
- •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内江,共建西南区域总部基地,共谱发展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脱贫村史馆:见证攻坚奋斗历程,传承脱贫精神
- • 内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,2025年将突破300万亩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甜城工匠”计划正式启动:内江三年内培养5000名高技能人才
- • 东兴区成立“乡村教师成长联盟”,共享优质教研资源,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桂湖湿地秋日漫游:芦花飞雪与落霞齐飞的浪漫画卷
- • 威远县新建5所普惠性幼儿园,助力解决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隆昌古宇湖渔家文化节盛大开幕,水上人家风情引客来
- • “甜小新”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重磅推出13项专项保障,助力新就业群体发展
- • 重走范长江采访路:内江记者团徒步3000公里致敬先辈
- • 隆昌客家方言语音库上线:濒危语言数字化保护的新篇章
- • 隆昌返乡青年勇担重任,创办合作社助力村民共奔小康之路
- • 成渝高铁资中北站扩容工程正式启动,运力提升达3倍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东兴区恢复传统水稻品种,守护生物多样性
- • 东兴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:守护群众健康,助力脱贫攻坚
- • 内江“周萝卜”惊艳出圈:一颗泡菜如何做成亿元产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