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,2025年目标突破300万亩
近年来,内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号召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内江市的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预计到2025年,内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突破300万亩,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然而,由于地形地貌复杂,土地资源分布不均,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,长期以来制约着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内江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,将其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。
据了解,内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包括土地平整、灌溉排水、田间道路、农田防护等工程。近年来,内江市通过加大投入、创新机制、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,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首先,内江市政府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。据统计,自2016年以来,内江市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,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。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农田基础设施,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,保障粮食安全。
其次,内江市创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。通过引入社会资本、鼓励农民参与等方式,形成了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农民参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。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建设效率,还激发了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。
再次,内江市强化了科技支撑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、推广优良品种、开展技术培训等途径,提高了农田的产出效益。同时,内江市还加强了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目前,内江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00多万亩,预计到2025年,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突破300万亩。届时,内江市将实现农田基础设施全面升级,农田产出效益显著提高,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,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速推进,将为内江市农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。首先,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提高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,保障粮食安全。其次,农田产出效益的提高将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脱贫攻坚。再次,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总之,内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,2025年目标突破300万亩,是内江市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。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内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,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内江力量。
- • 东兴区稻田养蟹新模式:生态增收双赢之路
- • 高新区设立产业基金“以投代补”,助力6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支持
- • 内江农村“数字门牌”上线,扫码即可了解村务、产业、应急信息
- • 威远穹窿牛灯舞惊艳亮相民俗文化节,农耕符号铸就文旅新名片
- • 内江大学生“新农人”团队荣获全国创新创业金奖,谱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隆昌市教育系统全面启动“校长职级制”改革,激发管理团队新活力
- • 《威远石坪山歌惊艳央视舞台,原生态唱腔唱响乡村振兴新篇章》
- • 隆昌客家山歌擂台赛开唱,方言民谣唱响移民奋斗史
- • 经开区荣膺全省“十大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园区”称号,引领区域经济新篇章
- • 内江甜味产业蓬勃发展,年产值超20亿元,14家头部企业引领集聚发展
- • 内江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共享智慧教育新体验
- • 隆昌柑橘文化节助力扶贫,促成千万级产品订单
- • 健身圈热议:内江牛肉面竟是“碳水蛋白黄金搭配”?揭秘美食与健康的完美结合!
- • 莲峰公园荷塘盛景,夏日限定国风打卡地标
- • 张大千博物馆携手AI,数字特展再现水墨丹青之美
- • 威远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,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
- • 威远穹窿山民俚语研究入选国家课题,方言成文化密码
- • 生态补偿机制助力内江湿地农业保护区扩容至5万亩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聚焦隆昌羊肉汤,一碗汤温暖一座城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村级养老互助中心,温暖关爱留守老人
- • 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基地:助力脱贫攻坚,开启致富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脱贫户励志故事巡讲激发内生动力
- • 东兴区城区主干道绿化提升工程启动,助力人居环境优化
- • 东兴区中职学校开设直播电商专业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隆昌汽配产业对接成渝市场,订单量同比增长25%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隆昌土陶艺人创新产品,打开海外市场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焕新升级,20个“口袋公园”新增,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
- • 内江:残疾儿童“送教上门”,服务全覆盖,点亮希望之光
- • 内江冷链物流全覆盖,8个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非遗夏布绣走出博物馆,内江贫困户巧手绣出“致富图”
- • 返乡青年创新农业模式,共享农场会员制吸金千万
- • 内江与日本京都携手合作:共研范长江国际传播课题,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
- • 资中县荣膺“中国鲶鱼之乡”,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村级养老互助中心,关爱留守老人温暖人心
- • 市中区百亩荷塘经济带动莲藕产业链蓬勃发展
- • 川渝智慧农业示范区落户内江,物联网技术助力“甜城味”再升级
- • 隆昌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,全面覆盖90%以上社区,开启养老服务新篇章
- • 探寻城市边缘的清凉秘境——小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与神秘
- • 隆昌返乡青年创办合作社,引领村民共奔小康路
- • 隆昌市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,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特色水产养殖:渔民增收的新引擎
- • 东兴区智慧气象系统助力春耕生产,精准服务保障农业丰收
- • 从田间到餐桌:内江打造“中国黑猪美食之都”
- • 千年工艺绽放光彩:隆昌夏布织造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
- • 东兴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: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%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威远林下养殖:走出一条绿色生态致富路
- • 威远县举行表彰大会,隆重表彰30名“最美乡村教师”,弘扬师德榜样力量
- • 30亿半导体材料项目落户内江,助力川渝产业链迈向新高度
- • 长江故里小记者研学之旅:走进中药材种植基地,探寻中医药文化的魅力
- • 东兴区采茶制茶体验活动盛大开幕,万名游客共赴茶香之旅
- • 市中区“甜女”选拔盛况空前,非遗展示助力传统文化赋能选美赛事
- • 内江打造“甜城蔗乡”品牌,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名士宴”文创盲盒爆红:集齐张大千印章即可兑换真迹
- • 市中区脱贫村史馆:记录攻坚奋斗历程,见证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“甜小新”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重磅推出13项专项保障,助力新就业群体发展
- • 百亿级光伏组件项目落户内江,西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再添新军
- • 内江西博会硕果累累,签约金额突破200亿元
- • 内江技师学院荣膺“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”称号,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- • 内江“村BA”篮球赛火热开赛,点燃乡村活力
- • 内江花生酥技艺申遗:酥糖里藏着怎样的匠人心?
- • 威远县创新实践:“林下经济+生态旅游”融合发展新路径
- • 内江规划“名人文化长廊”,串联八大历史地标,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高中城二期项目正式启动,新增学位3000个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内江冷吃兔:冷链物流升级,加速“蹦向”全国市场
- • 威远革命老区红色研学游激活文旅扶贫动能
- • 隆昌返乡青年勇担重任,创办合作社助力村民共奔小康之路
- • 威远县多措并举,全力保障春耕灌溉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工作
- • 威士凯PCB生产线月产能冲刺15万平方米,高新区智能制造再升级
- • “甜城工匠”计划正式启动:内江三年内培养5000名高技能人才
- • 内江某小学创新教育模式,开设农耕实践课,深化劳动教育内涵
- • 内江教育再升级:引入海外教育资源,新增两所国际友好学校
- • 市中区法院执行攻坚行动显成效,追回欠款超千万元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
- • 隆昌稻田鱼文化节火爆,摸鱼比赛唤起乡村童年记忆
- • 威远县举办就业援助月活动,提供千余个岗位需求,助力就业创业
- •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内江,共建西南区域总部基地,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大学生返乡创业,甘蔗渣制环保餐具走红全国市场
- • 构建关爱网络,点亮东兴区留守儿童周末课堂
- • 隆昌夏布绣娘创新非遗工艺,千年技艺闪耀国际时装周舞台
- • 传奇游戏:2025年市场新动态与行业展望
- • 川渝电子信息配套基地崛起,内江20家上下游企业抢滩入驻
- • 内江农旅融合新地标:黄鹤湖生态农业公园盛大开园
- • 资中县某职校“川菜厨师班”毕业生供不应求,就业率100%,成就烹饪界“香饽饽”
- • 威远山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工,筑牢防洪安全屏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