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
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,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使得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据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。
一、政策扶持,助力贫困户增收
自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,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旨在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。这些政策包括:
1. 产业扶贫:通过发展特色产业,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。如发展种植、养殖、乡村旅游等,提高贫困户的经济收入。
2. 就业扶贫:通过提供就业岗位,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,增加收入。如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贫困户的就业竞争力。
3. 教育扶贫: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,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,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4. 医疗扶贫:完善贫困地区医疗保障体系,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二、扶贫成效显著,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
在政策扶持下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。据统计,2013年至2020年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,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。
具体来看,以下数据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:
1.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:截至2020年底,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10.2%降至0.6%。
2.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:贫困地区道路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,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3. 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:贫困户的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,生活质量不断提高。
三、持续发力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
尽管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。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,我国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1. 持续推进产业扶贫,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。
2. 加强就业扶贫,帮助更多贫困户实现就业。
3. 深化教育扶贫,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。
4.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,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。
总之,我国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.2%的成绩,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效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努力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。
- • 资中县社区养老驿站全覆盖,日间照料服务温暖人心
- • 市中区社区团购平台助力脱贫攻坚,直连贫困户产销链条
- • 内江资中木偶戏:走出国门,助力文化扶贫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秸秆利用率高达95%,创新举措助力碳中和事业
- • 内江经开区年产值突破千亿,成渝产业协同显成效
- • 《市中区“九宫十八庙”故事搬上话剧舞台,老城记忆焕发新生》
- • 东兴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%,绿色循环助力碳中和新篇章
- • 隆昌市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建成: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“甜城粑王”诞生记:油炸粑技艺大赛香飘成渝市井烟火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,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
- • 威远特种钢生产基地突破高强度合金技术瓶颈,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城区主干道绿化提升工程启动,助力人居环境优化
- • 东兴区“以购代捐”模式激发内生发展动力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成渝中线高铁内江北站动工,未来18分钟直达重庆,提速成渝经济圈发展
- • 隆昌汽配产业对接成渝市场,订单量同比增长25%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基地投产,内江新材料产业链再扩版图
- • 资中县高山蔬菜基地助力千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梦想
- • 内江师范学院成功获批“长江上游生态保护”省级重点实验室,助力生态科研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积极推进公厕改造升级,助力城市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
- • 东兴区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助力全域社区服务升级
- • 内江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,助力乡村振兴培育“直播新农人”
- • 天价菜单引发热议!内江私房菜馆“沱江全鱼宴”8888元引众怒
- • 东兴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:助力健康扶贫,守护群众生命健康
- • 威远社区重阳敬老活动:百岁老人传授传统礼仪,传承文化之美
- • 东兴区焕新升级,20个“口袋公园”新增,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
- • 内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创佳绩,新增耕地3万亩,全省领先!
- • “拆旧建新?百年赵贞吉祠堂去留引发市民联名请愿”
- • 威远县倾力开展社区心理健康讲座,关注居民情绪疏导,共建和谐社区
- • 消防员韩家友荣获“四川省劳动模范”称号:英勇无畏,守护家园的火焰蓝英雄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特色庭院经济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
- • 莲峰公园荷塘月色:夏日赏花摄影必去打卡点
- • 内江多措并举,筑牢夏粮稳产增收防线
- • 浙江企业投资3亿助力内江冷链物流园建设,东西部协作再升级
- • “电商+农户”新模式助力内江农特产品走出四川,拓展全国市场
- • 威远页岩气田迈入智能化开采新时代,年产能提升30%
- • 东兴区采茶制茶体验活动助力茶产业链延伸发展
- • 内江启动“百村家谱修复工程”,留住乡愁记忆
- • 市中区光伏扶贫项目年收益惠及百户家庭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千年工艺绽放光彩:隆昌夏布织造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
- • 内江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新增学位超5000个,助力教育公平
- • 成渝新材料产业园盛大启动,富乐华、埃普诺等龙头企业齐聚一堂
- • 万达广场家电“以旧换新”活动助力销售额飙升40%
- • 内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斐然,含钒钢产量稳居全球第四
- • 乡村教师补贴翻倍,内江偏远山区师资流失率下降60%,教育振兴之路再迈坚实一步
- • 资中重龙山庙会首推数字祈福,千年古刹拥抱科技潮流
- • 资中柑橘大数据交易平台正式上线,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蓬勃发展
- • 资中县与重庆荣昌共建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,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千年佛教圣地资中重龙山庙会重启,民俗盛景再现人间烟火
- • “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共聚内江,共话新时代新闻精神”
- • 隆昌客家围屋修复完工,移民文化激活古建筑新生机
- • 市中区扶贫产品全面进军全国832销售平台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考察团赴内江,共谋合作新篇章,达成8项合作协议
- • 内江教师匠心独运,研发虚拟实验平台荣获国家专利
- • 千年传承,隆昌夏布织造技艺惊艳亮相国际博览会
- • 内江绿色崛起:成功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,碳交易项目引资超15亿元
- • 内江驻村书记李华:用生命践行扶贫承诺,谱写新时代扶贫赞歌
- • 范长江故居荣膺“全国小记者实践基地”,百校联动共筑传媒梦想
- • 威远老君山庙会:汉服巡游中的道教文化盛宴,国潮魅力席卷而来
- • 内江川剧《糖坊春秋》全国巡演,甜城制糖史搬上戏曲舞台,传承文化韵味
- • 隆昌市乘电商直播东风,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率先启动“数字农业”试点,智慧农场助力粮食增产新篇章
- • 莲峰公园荷塘盛景,夏日限定国风打卡地标
- • 资中罗泉古镇端午祭盐神,千年盐道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市中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覆盖率超80%,教育创新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内江市中区吹响“教育强区”号角,打造均衡教育新样板
- • 资中血橙文化节盛大开幕,签约订单金额突破2.8亿元
- • 隆昌羊肉汤美食节:冬日暖胃之旅火热开启,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
- • 内江再创辉煌:全国首个丘陵地区智慧农业地方标准正式发布
- • 隆昌南关古镇荣登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榜单,历史文化魅力再升级
- • 威远县积极开展社区心理健康讲座,关注居民情绪疏导
- • 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方案全省推广:助力乡村振兴战略
- • 《BBC纪录片《中国名士》聚焦内江,展现四川文化魅力,明年全球播出》
- • 东兴区荣获省级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殊荣
- • “甜城美食地图”全新上线,百种小吃点燃舌尖经济新热潮
- • 内江首个“5G+农业”示范基地落户资中县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内江老旧小区加装“爬楼机”,创新举措破解无电梯房养老难题
- • 资中木偶戏传承人赴日交流,东方傀儡艺术风靡东京
- • 内江:无花果之乡,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,传承千年果香
- • 探寻隆昌夏布非遗工坊:触摸千年纺织技艺的温度
- • 央视推荐!内江牛肉面:揭秘“巴蜀面食之王”的传奇魅力
- • 黑猪养殖与订单农业:内江创新“代养代销”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兴区农耕文化研学基地迎来首批学生,传承农耕文明,开启研学之旅
- • 东兴区大学生返乡创业,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春牛节亲子农耕赛,城市家庭共赴传统春播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