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定标“成渝粮仓”:2030年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
近年来,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,保障粮食供应成为国家战略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,四川省内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定标“成渝粮仓”,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。
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。近年来,内江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粮食生产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为实现“成渝粮仓”的目标,内江市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,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一、优化种植结构。内江市根据当地气候、土壤等自然条件,推广种植高产、优质、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,提高单位面积产量。同时,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,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。
二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。内江市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改善灌溉条件,提高农田抗灾能力。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耕地质量,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。
三、推广农业科技。内江市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,提高农业科技水平。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,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。
四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。内江市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,为农民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方位服务。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、农产品加工、市场销售等环节,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的整体效益。
五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内江市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,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。同时,加强对粮食收购、储备、调运等环节的监管,确保粮食市场稳定。
为实现2030年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,内江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耕地保护,确保耕地面积稳定。内江市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,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,确保粮食生产基础。
二是加大农业投入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内江市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,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。
三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,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。内江市将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内江市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绿色、生态、循环农业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总之,内江市定标“成渝粮仓”,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,内江市必将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。
- • 东兴区创新“网格化+大数据”模式,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效能
- • 内江“健康扶贫一站式”结算成效显著,减免费用超8000万元
- • 内江携手环保领军企业,共建西南最大再生资源基地
- • 川南民俗影像展在内江开展,老照片里的乡愁引共鸣
- • 内江启动“百村家谱修复工程”,留住乡愁记忆
- • 钒钛稀土产业集群纳入省级规划,内江传统工业焕发绿色生机
- • 资中县创新农业模式,稻渔综合种养助力亩均收益提升60%
- • 市中区中小学全面普及3D打印课程,学生创新作品荣获国家专利
- • 资中县积极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工程,筑牢交通安全防线
- • 夏布非遗传承基地:触摸千年纺织技艺的温度
- • 内江市中区智慧农业云平台正式投入运营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内江启动“百村家谱修复工程”,助力留住乡愁记忆
- • 内江大学生“新农人”团队荣获全国创新创业金奖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林果套种模式:创新农业发展,亩产收益翻番新篇章
- • 重庆恒合包装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,推动成渝配套协作再深化
- • 内江创新举措,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,助力企业快速落地,优化营商环境
- • 东兴区稻田养蟹新模式助力生态增收,打造绿色农业新典范
- • 隆昌市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机制,共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
- • 内江发布五年行动计划,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
- • 资中县积极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,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
- • 市中区全力推进社区智慧安防系统建设,共筑居民安全防线
- • 隆昌市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建成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扶贫成果展示馆:见证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窗口
- • 内江校企合作再深化:10家企业签约职教实训基地,共育人才新篇章
- • 内江打造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,谱写乡村振兴新样板
- • 内江建成西南首个“农业数字孪生平台”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
- • 市中区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农业保险全覆盖!内江为50万亩耕地系上“安全带”
- • 内江农村合作社抱团发展,共解小农户销售难题
- • 东西部协作再升级,浙江企业投资3亿建内江冷链物流园,共筑发展新篇章
- • 内江名人IP出海成功!TikTok博主川普式模仿赵贞吉,圈粉百万引关注
- • 资中县农产品检测中心:筑牢食品安全防线,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
- • 《威远穹窿号子,劳动民歌走进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扎根绽放》
- • 东兴区扶贫车间:为留守妇女拓宽就业渠道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《范长江报道手稿荣登国家记忆遗产,内江档案馆举办特展纪念》
- • 内江百万亩农田投保“气象指数保险”:筑牢农业抗风险防线
- • 资中县与重庆荣昌共建川渝合作产业示范园:共谋发展新篇章
- • 威远穹窿号子劳动民歌融入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扎根
- • 隆昌玻陶产业低碳技术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,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内江与川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,携手攻克技术难关,共绘乡村发展新蓝图
- • 隆昌夏布非遗技艺走进乡村课堂,传承文化瑰宝
- • 返乡创业潮兴起,内江培育千名“新农人”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连续两年100%:人大代表履职成效显著
- • 朝阳镇果蔬饮料加工项目投产,全链贯通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老工业遗址焕发新生:转型为数字经济孵化基地
- • 探秘资中文庙千年儒风,解锁历史文化新体验
- • 东兴区创新举措,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精准帮扶
- • 内江全力推进“双碳”目标,引资30亿打造绿色循环产业园
- • 内江启动“历史名人DNA计划”:科技助力文化基因溯源
- • 资中文庙祭孔大典庄严重现,传统礼仪传承儒学文化
- • 东兴区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落地,万亩撂荒地变身绿色能源田
- • 东兴区试点“阳光食堂”智慧监管系统,共筑学生舌尖安全防线
- • 市中区“甜女”选拔活动:非遗展示与传统文化在选美赛事中的完美融合
- • 内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斐然,含钒钢产量稳居全球第四
- • 隆昌市智慧停车场投用,AI导航助力缓解“停车难”
- • 内江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助力200所中小学教育现代化
- • 威远“石坪金鼓”非遗展演:民间打击乐奏响乡村振兴曲
- • 隆昌桑蚕产业复兴助力农户增收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中秋限定!内江红糖厂推出“月球灯月饼”引热议,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
- • 东兴区积极推广节水农业,有效应对干旱天气挑战
- • 东兴区扶贫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助力精准识别需求,推动脱贫攻坚战
- • 内江高新区:1-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%,领跑全市发展新格局
- • “明眸皓齿”工程助力青少年视力、口腔健康:十万学生免费筛查启动
- • 《舌尖》导演带你探秘内江美食地图,隐藏小店等你来尝!
- • 内江设立扶贫成果展示馆,铭刻脱贫攻坚伟大历程
- • 市中区百亩荷塘经济带动莲藕产业链蓬勃发展
- • 隆昌夏布非遗技艺走进乡村课堂,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东兴经开区矿用管道二期项目破土动工,新明塑业产能升级30%助力产业腾飞
- • 内江全力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全面覆盖
- • 95后内江姑娘用甘蔗渣造时装,巴黎时装周惊艳亮相,环保时尚风潮席卷而来
- •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内江,共建西南区域总部基地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威远川威集团建成西部首个工业固废循环基地,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
- • 市中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成效初显,绿色生活新风尚渐成气候
- • 内江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,三年增长16.8%,2030年目标剑指300亿元
- • 东兴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: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%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内江大数据监测助力防返贫,筑牢“零返贫”底线防线
- • “就业扶贫回头看:内江开发公益性岗位万余个,助力脱贫攻坚战”
- • 市中区村级廉政文化墙助力涵养文明乡风
- • 资中县土壤改良试点成效显著,耕地质量稳步提升
- • 晶华胶粘西南基地投产,新材料产业链再添生力军
- • 隆昌市创新举措,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助力农民拓宽销售渠道
- • 内江老旧小区加装“爬楼机”,破解无电梯房养老难题
- • 内江农村电商崛起,年销售突破50亿,农产品直供成渝市场
- • 内江威远穹窿文化主题研学基地:助力村民就业,传承文化瑰宝





